jjb新冠感染康复阶段如何有效恢复心肺功能?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2-12-29 17:26:48

  近段时间,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各医院急诊、呼吸科门诊的就诊人数急剧增多。不少新冠感染者核酸或抗原检测已转阴,但仍有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状,甚至有部分年轻没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也表现动则气促、气短等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有效恢复心肺功能?昨日,记者采访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慢病康复亚专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阎昱升,以及康复治疗师肖辉。

  阎昱升介绍,最近门诊接诊了不少新冠感染者,其中部分是核酸或抗原检测已转阴,但自身临床症状或身体的机能并没有完全康复,存在咳嗽、乏力、呼吸困难、胸闷等问题。

  前天到门诊就诊的张女士,32岁,她感染新冠病毒10余天,核酸检测已转阴,咳嗽等症状也不明显,但就是觉得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后明显,伴有短暂心悸和胸闷的感觉,完善肺部CT检查,显示病毒性肺炎。

  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短期内是新冠病毒除了攻击人的上呼吸道外,还对其他的靶器官如心脏、肺部、消化道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功能损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主要健康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肺部损伤。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肺功能存在持续受损,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下降,更有少数患者并发肺栓塞。肺部的主要功能就是换气,通过呼吸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交换到血液当中,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所以在肺部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患者会感觉呼吸困难。要了解肺部病变的性质和位置,较常用的办法是做肺部CT检查。

  心脏损伤。新冠病毒感染后的28天内,心肌炎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评判标准为: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典型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新冠病毒感染呈阳性;心内膜活检确诊或肌钙蛋白升高,且有影像学证据。

  心理状态。新冠病毒感染后,其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发病率都有所升高,医护、社区等一线工作人员,比一般人群风险更高。

  阎昱升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对一般人群而言,短时间内会导致一些功能失调,尤其对于高龄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受损、恶性肿瘤等患者的影响更大。此外,对肺、心肌和周围肌肉组织等的影响,可能将造成短期或较长期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如何有效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机体功能,尤其是心肺功能,是大家所关注的。

  心肺功能与身体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被定义为将氧气从大气中输送到骨骼肌,然后用于身体运动的综合能力。心肺的适应能力,是客观测量一个人进行有氧体力活动的能力,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指标之一。

  心肺功能差,对于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等各个器官组织都会带来不良影响,会出现血氧供给不足,患者可能会有头晕、乏力、呼吸不畅、胸闷、心悸等表现,小儿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同时,心肺功能下降也会直接影响胃部、肠道等消化道组织功能,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对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吸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异常消瘦等。不正常的新陈代谢,不仅影响体内的毒素代谢,还会造成各个组织脏器的损伤。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的人群,阎昱升表示,有氧运动是进行心肺功能锻炼较好的方式。同时,心肺功能锻炼应遵循两大原则:一是个体化原则,必须充分评估自身目标及接受能力,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或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身体状态,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循序渐进实施;二是渐进式原则,根据适应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可通过增加运动重复的次数和组数,或减少组间休息的方式来实现。

  有氧运动包括爬山、游泳、慢跑、快走、骑车等,以及中医提倡的八段锦、太极拳或瑜伽等练习。通常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进行3~5次有效有氧运动,才能真正起到心肺功能锻炼的作用。目的是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供氧,同时双肺的血流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运动前的筛查方式和恢复运动的过程有具体建议。

  无症状感染者的康复运动建议:感染后的7~14天内,不要进行运动,同时观察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如果未出现新的症状,则可逐步恢复运动。

  对于轻型和普通型的康复运动建议:对于轻症者,为排除运动风险,建议对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的患者,在恢复活动前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心电图异常,则建议进行心内科专科检查。存在心肺症状的感染者,则建议进行超声、动态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等医学检查。

  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如胸痛,或感到晕眩,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在未得到专业医务人员允许前,不要重新开始锻炼。康复训练时的运动强度,尽量以次日不出现疲劳感为宜,还需注意心率及呼吸情况,避免出现呼吸急促、憋气等不适。

  对于有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及老年人,如何有效恢复心肺功能呢?长沙市第一医院康复治疗师肖辉表示,深呼吸和呼吸操等有氧呼吸训练更加合适。

  操作方法:用鼻深吸气,缩唇缓慢呼气。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让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塌陷,jjb呼气时胸部保持不动,腹部尽量回缩。必要时放在腹部的手,可斜向上用力给予一定的压力,帮助膈肌恢复,以辅助呼气动作,吸气时对抗手的压力,腹部尽量鼓起。

  第二种是缩唇呼吸,减慢呼气,有利于肺内残余量排出,增加通气量,可以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促进肺内气体交换,还能减轻呼吸肌负担。

  操作方法: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唇噘起,像吹口哨样,缓慢呼出气体。一般吸气时间为2秒,呼气时间逐渐延长至4秒或更长,吸气和呼气比例为1∶2;慢慢地,以吸气和呼气比例达到1∶4为目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