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瑜伽史10分钟读懂古代瑜伽人都干了些什么?jjb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01-09 07:52:51

  20世纪20年代印度河文明被偶然发现,这是最后一个发现的世界古代文明遗址赫梯王国(公元前2200年)。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石制的塑像、印章等。在已发现的印章当中,有许多刻的是有角的神以后来的瑜伽师的姿势坐着。

  一枚被称为“兽主”的印章引起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注意,并刺激他们的想象力。印章刻着一位神坐在底座上,身边围绕着四头动物:大象、老虎、犀牛和水牛。底座下面是一对类似羚羊的动物。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刻像是湿婆神,即第一瑜伽师和野兽之主。这个刻像代表的是一个呈仪式姿势的神圣者,类似于蝴蝶坐(原始的瑜伽体式都是辅助冥想的坐姿)。

  最早的奥义书中最古老的是《大森林奥义书》,该书中,冥想的道路仍然和祭祀的观念紧密相连。这部经典以对马祭的一系列介绍开篇,它把马祭解释为一个宇宙事件。马祭是重大仪式,它的举行是为了向成功的国王致敬,确保他的统治继续下去。在当时,马表示太阳,后来进一步的象征光辉夺目的超验神我。Yoga一词的直译也有马的枷锁的意思,意即与超验的神我联结。

  经常有人把佛教和瑜伽混淆,佛陀出生于公元前563年,在此之前早期的瑜伽已盛行在印度各宗教的祭祀活动中,佛陀创立的佛教在宗教理念教义上有重大突破,但在形式上少不了借鉴,各类瑜伽的影子会出现其中,比如打坐,禅定等等。

  竞技宝jjb

  在后期的佛教传播中,佛教分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小乘侧重于身体力行的苦修,大乘侧重于智慧的开悟。我们接触的佛教,更多的是中国化的大乘佛教,然后又分为了很多教义有差别宗派,比如禅宗、净土宗……国内的大多数寺庙是禅宗和净土宗双修的。因此,我们日常接触的佛法已不是印度的佛教,佛教在现今的印度已不流行。

  公元前600至公元前100年,这500年是瑜伽的繁荣时期,也是全球性文明大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印度两大史诗得以流传《罗摩衍那》、《摩柯婆罗多》,大家熟悉的《薄伽梵歌》就是《摩柯婆罗多》的部分章节。

  整部《瑜伽经》当中除去对基本概念的阐述,大部分篇幅的内容侧重具体的实践,八支分法就是这些实践的精髓,这些内容流传千年,直到今天也极具价值。

  八支分法是一支建立在另一支之上的,所以这八重道路有时被描述为一架梯子,引领人从自我缠缚的平凡生活走向神我的非凡领悟。

  瑜伽同其他灵性修行体系一样,基础建立在一种普遍的伦理上。因此帕坦伽利的第一支不是坐法或冥想,而是持戒。

  持戒一在控制强大的生存本能,而第二支精进,是继续驾驭对持戒日常践行时所产生的心理能量,侧重心灵的修行。

  在瑜伽经中并未提到大量的瑜伽体式,因此,第三支用坐法一词更加精准一些。前两支规范的是瑜伽师物质和精神行为,是身体及精神层面修习的基础。

  “整个瑜伽冒险就是普拉那之力的游戏”,这句引文中的普拉那,即生命力,在瑜伽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坐法和调息的练习会导致一种逐渐的钝化,渐渐的阻断外部刺激,这时你在心的内部环境中苏醒过来,你将意识和外部环境有效的隔离开来,就进入了制感状态。

  作为制感过程的直接延伸,专注是“保持心境如水的状态”,即保持制感那一瞬间的状态,并持续下去。

  长时间的深度专注自然导致冥想状态,在此状态下,内在化的对象或轨迹填满整个意识空间。正如,专一是专注的机制,心注一处是冥想的潜在过程。

  足够强烈的专注会导致冥想,当日常的一切意识通过冥想的修习完全的断绝时,三摩地的状态就出现了。所以,专注、冥想和三摩地是一个精神解构与合一的连续过程中不同阶段。

  当我们想要修习瑜伽冥想时,需要一个稳固不动的坐姿去辅助自己,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连坐着都不稳固,这时候你就要借助瑜伽的体式,打开自己的身体,最终能够让自己有一个稳固的身体基础。

  专注是意识解构的一个过程,将所有的意识放下,仅关注一点,可以是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内在话的一个外部对象,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强烈的专注就进入了冥想状态,冥想状态下的你,意识高度清醒,许多平时无法断除、困惑的杂念将在这一状态下一一化解,体验过冥想的你,一定发现,冥想过会清醒状态下的你,心异常的平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