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当禁食有许多健康益处,改善代谢健康,预防或延缓年龄增长带来的疾病,甚至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
热量限制对大脑功能的良好维持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对于超重者而言;其具体作用机制包括减缓衰老、抗氧化应激、预防性保护等,但也应当注意避免它带来的不利影响。
尤其是晚餐吃多了不仅影响睡眠,而且晚餐后不活动易造成肥胖,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
每天仅增加摄入不多的能量,相当于米饭40克、水饺25克(2~3个饺子)、烹调油5克,累积起来,一年大约可增加1千克体重,10年、20年下来,一个体重正常的健康人就会变成肥胖患者。
肥胖与否,“能量摄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摄入多、消耗少肯定会胖,反之就会瘦。
尤其是晚上人体代谢速度明显减慢,如果晚餐吃太多,代谢不掉,更易产生脂肪堆积。
暴饮暴食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
摄入过多胆固醇会逐渐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最终可能发展成冠心病。
吃太多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对肠道菌群也是一种破坏,久之会增加患胃癌、肠癌的风险。
吃太多或过于油腻,会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如果胰脏长期负担过重,会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调节血糖,继而引发糖尿病。
八分饱,就是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或者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人在进食时,消化系统会被调动起来,长期如此,大脑和肠胃都会开启记忆功能,到了饭点就开始工作。
每日三餐的用餐时间要尽量保持规律。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19∶00。
“饱”的感受,要在专心进食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感觉到。如果边吃边聊,或边吃边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都是消除饥饿感的高手,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也是公认的低热量食品。
肉类里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
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可以先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喝一小碗开胃汤,再吃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一部分。这时再吃主食,最后吃鱼肉类菜肴。
吃饭快的人可以先从“慢慢咀嚼”开始,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ag真人腹感神经中枢,反馈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