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体育大有可为 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臣
中国体育消费将成为畅通“内循环”的重要支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臣在接受《经济》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数字中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智慧体育是大势所趋,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经济》:“十四五”期间,数字技术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将全面呈现,将创造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和新跨界生态。在您看来,如何进一步激活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动能?
李祥臣:从体育产业规模来看,2021年,整个体育产业产值为3.1万亿元。从分布来看,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业占比高达46%,其他相当大一部分是体育场馆和相关的设备领域。相比体育竞赛表演业仅为434亿元。可见,我国体育布局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体育服务业的占比很小。究其体育产业的本质,体育本体产业并未发挥应有的价值,中国体育产业需要更多相关产业的介入。
首先,需要广泛整合相关资源做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体育产业3A(Anybody、Anywhere、Anytime)的能力,努力实现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伟大梦想。其次,挖掘体育核心价值。体育可以是良药,如果把促进健身的使命放进去,将激活万亿级产业。当然,这需要科技的力量,整合现代科技的能力,核心是数字化。最后,不断丰富业态实开屏体育现业态多样化。比如电竞行业就是依靠打造规模化的生态,突破了地理的时间的限制,使之重新整合到一起,实现对原有的生态进行解构和要素重组链接。
《经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运用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智慧体育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发展智慧体育?
李祥臣:体育数字化、智能体育和智慧体育是三个不同维度的概念。体育数字化是实现智能体育和智慧体育的基础健身,是要素的数字化。而智慧体育是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智能体育的基础上实现体育生态的全面、全方位升级,实现科技、医疗、文旅、教育、社交等维度的联动。智慧体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服务,提供如运动指导、健身康养等衍生配套服务,形成涵盖运动全链条的综合性一体化服务体系。
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以智慧化赋能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抓手。《“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各地要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围绕数据采集、模型算法、应用场景等关键问题,大力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的智慧化水平,实现对健身场景的科学管理、安全监控、及时维护,自动采集和分析群众健身数据,增强健身场景对群众健身的吸引力;从基础设施、接口、业务、数据、安全和管理等方面,形成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不同健身场景的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互联互通、服务主动,满足使用者、监管者、服务者的需要;加强全民健身大数据的采集与应用,进行全民健身效应的长期跟踪和数据挖掘,切实解决健身促进健康效益无法定量评估问题,发现体育领域的新现象,揭示全民健身发展的新规律。
全民健康是国家战略,是关系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生命质量的基础需求,也是不可限量的未来产业。目前体育数字化已经给区域发展带来了充沛的动能。大湾区和长三角已经得到正向助力。例如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已经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牵头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积极推动智慧体育创新和行业标准化研究。实验室涵盖专业研究区、生态联合检测认证区、运动健康场景孵化区,覆盖80+专业检测能力,为智能穿戴硬件产品、创新技术、数字健康服务的研究、孵化及测试提供支撑。
《经济》:以5G健身、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数字化。数字化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新增长点。您如何看待这一发展趋势?下一阶段,体育数字化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祥臣:从本质上讲,体育本体是服务业,其核心价开屏体育值在于对体育制造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目前,体育服务业仍在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面临制约,数字化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效率。未来体育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
一是体育装备的数字化。如果把“体育”视为一个系统,其多种构成要素正逐步被快速进步的数字技术所改进、完善,甚至被替代,表现出逐步被数字化趋势。体育数字化体现在体育活动中的人、机、环等要素逐步数字化。比如,体育服装、鞋帽、器材、场地(馆)、设施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数字化。数字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包括感知人体运动的生物学变化、应用数字信息系统软件优化管理、利用体育数据揭示体育运动规律、应用仿真数字技术模拟运动场景、应用数字技术辅助指导健身活动、应用数字技术开发运动服装和健身器材等。数字化体现在运动主体、服装鞋帽、装备器材、运动场地及相关活动的内容、方式、规则、裁判、结果等全要素全周期中。
二是体育服务的数字化。在我国体育服务业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体医融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产业意义。
体医融合可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当前,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GDP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差45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就单一市场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卫生费用。美国为4.2亿美元,我国为7.8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部分开屏体育就20多万亿元。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2019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6.6万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上升为7.3万亿元,2021年为7.8万亿元,如果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我国每年要花掉超过16万亿元的卫生费用,到2035年将会超过22万亿元。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数据将远超30万亿元的规模。在美国,医疗费用80%以上是个人支付的,而中国医疗费用60%以上是国家支付,不难看出,如果不加以控制,卫生费用庞大的体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比较大的负担。
体医融合可成为解决慢性病难题的有效办法。目前,人类疾病谱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老龄化问题已经对我国社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现代疾病医学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人口中超过89.2%、农村人口中超过88.2%,死于生活方式疾病。超过70%的卫生费用在生活方式疾病上。2021年,在我国城市人群中,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相关的疾病致死率总占比高达89.2%。这些疾病主要病因并不是外源性的病原体入侵,而是内源性的系统紊乱和功能退行所致,然而,现代医学的对抗性修复式方法并不能有效应对遏制其发展,目前已经导致我国慢病形成井喷之势。这些疾病难以通过现有医学手段根治,却能通过运动治疗得以预防。我国2019年提出健康中国行动,其中15个行动计划中都不是医疗手段,而是生活方式的手段、主动健康的手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章节提出: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明确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从全社会来看,我国正在面临着医学模式的改革。而全新医学模式的改革也给主动健康的方式带来重大的发展机会。
《经济》:主动健康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有何意义,将为行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李祥臣:主动健康是在新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模式,是利用物理、心理等非药物手段对人体施加可控刺激,使身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激发人体整体自组织能力,达到消除疾病促进健康的医学模式。主动健康是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在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完成,是面向未来新技术革命的医学新范式,可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可以创造一个巨大的健康产业增量市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研发”被部署在第四章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第二节前沿领域原创性攻关技术,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体育作为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从发展的基础来看,主动健康是中国面向未来大数据时代,针对健康医学模式提出的未来方案,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同步同期启动的新探索。我国在健康数据资源、市场规模、用户需求等方面还具备先天优势,较有希望在该领域突破欧美竞争对手的限制。智能可穿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为主动健康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采集多维、实时的人体健康信号,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连续检测和分析,将疾病防治阵地由医院前移到社区和家庭,提高国民健康意识和素养,延长健康寿命,推动健康技术、健康产品、健康服务模式和健康产业的发生与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与市场空间,促进健康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发展的方向来看,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我们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系列中国标准和规范,从方法论、认识论以及技术产品上重新给予新的定义。面对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就需要形成一个新的科学体系,让现在的疾病医学转化为主动的健康医学。主动健康医学使很多问题发生新的变化开屏体育,这种变化就是让现在的服务业转变为健康服务业,基于未来的科技革命和新的科学范式来形成我国健康保障的第二战场,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未来,也是体育产业应该抓住的一个重大的机会。
从发展的抓手来看,下一步,建议建立以体育科学、复杂性科学、计算数学、分子生物学等交叉跨学科研究为特色的国家主动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交叉学科领域设立重大专项予以支持;建立主动健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推进主动健康技术工程化研究和场景验证,推动成果转化熟化,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建立主动健康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体医融合等跨界协作为主,搭建主动健康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建设主动健康创新联合体;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促进主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路线图。此外,需要重点攻克人体健康信息测量传感器、芯片、计算等关键技术,梳理产业链关键制高点,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占领产业高地。构建串联技术、产品、培训、服务等各环节的主动健康产业生态,打造万亿级服务的产业集群,开辟国民健康保障第二战场。
李祥臣: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特聘研究员,数字体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华为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主任。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及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专家组成员,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百人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计划。
李祥臣: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特聘研究员,数字体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华为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主任。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及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专家组成员,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百人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